斷食善終(一) — 父親斷食過世的歷程

撰文者: 陳嘉瑋醫師

父親開始無法進食時的照片

2016年,我失去了九十六歲多年不良於行的父親,父親失智多年且雙腳沒有力氣行走經常坐在輪椅上,以往勉強可以用湯匙吃軟質的飯和剪碎的菜肉,但於過世之前一年多的時間,已經無法自行進食,必須由外籍監護工協助餵飯,一直到離世前的兩個月,父親只將餵入口中的飯菜含著,且因為食物無法吞嚥而從嘴角自然流下。當時母親告訴我狀況讓我趕回南部老家,看見父親時,父親一如往常神情自若地端坐在輪椅,問他是:否想吃東西?父親明確的搖搖頭!再問他:是否會覺得肚子餓?父親仍然是確定的搖了搖頭!自此父親每天僅進食幾口的開水,一個月左右陷入昏迷,大約兩個月後就靜靜地在自家離開了人世!

有鑑於長期鼻胃管餵食如同攀折下殘病的枝椏,放置於溫室中昂貴的人工培養液,如此定將消耗無止境的資源,或許可以延長存活期卻無法生根萌芽,亦不再滋潤生生不息中的自然規律。母親及我的兄弟們很早就共有共識,不為父親放置任何包括鼻胃管的維生管路,且遵循老人家早年的遺囑;遺體火化後將骨灰撒至湛藍的台灣海峽!父親斷食過世的歷程宛若大自然中枯枝上之黃葉,最終於秋風中無聲無息的飄落,再次滋潤原生的大地並回歸於生命永不停歇的循環。

近兩三年斷食在台灣社會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,起因是畢柳鶯醫師寫了一本書書名「斷食善終」,內容紀錄了畢媽媽因為罹患小腦萎縮症以致肢體行動困難,到了疾病晚期甚至無法吞嚥,為完成母親心願不放置鼻胃管,所以採自主斷食方式,而且全家同心協力製作影片為畢嬤媽舉行生前告別式,一起陪同母親走完人生最後的歷程,紀錄內容溫馨感人。最初是畢醫師無意間閱讀到日本中村仁一醫師的著作《大往生》所啟發,這本書的內容講述;即將臨終者採用逐漸減少食物及飲水,模凝生物自然往生或古代修行者自覺生命即將結束,採用順其自然不吃不喝方式走向死亡。當畢媽媽在疾病影響到吞嚥時,也採用了自主斷食方式,完成老人家於生命過程中最終的期望,並且圓滿了家人得以陪伴親人最後的一段時光。原本極為冷門講述死亡議題的書籍,不料出版後卻意外的大賣!一時洛陽紙貴銷售滿月已經三刷。探討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,是由於目前台灣屢創新高的平均壽命,所延伸出前所未有的社會和經濟困境,再加上台灣畸形發展的健保制度,形成許多已失去意識者(所謂植物人)及高齡人口、活又活不好、死也死不掉!所謂「求生不得、求死不行」的病態社會問題。

(本文轉自陳嘉瑋醫師在⌈臺灣在宅善終協會⌋臉書社團發布的文章,原出處為以下網址)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15DRU7fGfs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