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食善終(三) — 病人自主權利法

撰文者: 陳嘉瑋醫師 台灣於2019年1月6日正式實施了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,此法號稱是台灣第一部以病人為主體的醫療法規,也是全亞洲第一部完整地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專法。後續也因為有此法案,也成為台灣在2021年獲得新加坡杜克大學評為全球臨終照顧品質評比的第三名!但在社會的基層卻無法感受到世界第三的臨終品質。 在《安樂死法案》仍無社會共識下,對於器官衰竭長期依靠為生醫療續命者,及日以繼夜身心俱疲卻看不到盡頭的照顧者,「斷食善終」不啻為目前唯一可以突破黑暗看見天明的曙光!…

斷食善終(二) — 斷食個案

撰文者: 陳嘉瑋醫師 第一次接到C女士的電話,感覺上是一位年輕女性的聲音,帶著略為虛弱的聲音敘述著她的遭遇;在一個多月前才被某醫院診斷乳癌四期合並有脊椎骨轉移,但是因為腫瘤基因配對不符合所以健保無法給付標靶藥物,如果要自費標靶藥物每個月至少五萬以上的費用,是一個藍領階級家庭所無法負擔的,更不幸的是出院僅僅兩周,個案卻因為腰部脊椎骨轉移導致下半身癱瘓!C女士自行上網查詢了化療藥的療效及副作用之後,毫不考慮的拒絕了所有的治療,又上網查到可以有斷食的方式善終,再搜尋到我們的團隊就自己打電話求助了。 剛開始C女士拒絕所有的藥物,只要求我們協助她早點脫離人世,經過溝通後可以接受疼痛等症狀治療藥物,但是仍然拒絕任何食物及飲水,但對於仍處於震驚及否認期間的家人來說,一個晴天霹靂癌症的噩耗還沒來得及反應,幾乎同時接著又是即將失去親人更難以接受的狀況。疼痛控制於兩三天之後就緩解了,C女士開始可以平靜的和安寧團隊討論自己後續的安排,令團隊暗自驚訝的是;C女士的心情平靜的讓人難以置信,就一直靜靜的躺著聽佛經,沒有一絲的埋怨或哀傷,這位還蠻年輕而且沒有很高教育程度的家庭主婦,如何在短短數周的時間內,就可以完全無懼的面對死亡的渡口,從事安寧醫療及重症醫療三十年見證成百上千個死亡,C女士絕對是少之又少遇見的個案!在後續的日子雖然看到她嘴唇已經嚴重脫水產生乾裂,但是C女士仍然靜靜的但非常堅定的拒絕所有的飲食,兩周後如預期中的時間之內,個案在昏迷中嚥下這一生最後的幾口氣!…

斷食善終(一) — 父親斷食過世的歷程

撰文者: 陳嘉瑋醫師 2016年,我失去了九十六歲多年不良於行的父親,父親失智多年且雙腳沒有力氣行走經常坐在輪椅上,以往勉強可以用湯匙吃軟質的飯和剪碎的菜肉,但於過世之前一年多的時間,已經無法自行進食,必須由外籍監護工協助餵飯,一直到離世前的兩個月,父親只將餵入口中的飯菜含著,且因為食物無法吞嚥而從嘴角自然流下。當時母親告訴我狀況讓我趕回南部老家,看見父親時,父親一如往常神情自若地端坐在輪椅,問他是:否想吃東西?父親明確的搖搖頭!再問他:是否會覺得肚子餓?父親仍然是確定的搖了搖頭!自此父親每天僅進食幾口的開水,一個月左右陷入昏迷,大約兩個月後就靜靜地在自家離開了人世! 有鑑於長期鼻胃管餵食如同攀折下殘病的枝椏,放置於溫室中昂貴的人工培養液,如此定將消耗無止境的資源,或許可以延長存活期卻無法生根萌芽,亦不再滋潤生生不息中的自然規律。母親及我的兄弟們很早就共有共識,不為父親放置任何包括鼻胃管的維生管路,且遵循老人家早年的遺囑;遺體火化後將骨灰撒至湛藍的台灣海峽!父親斷食過世的歷程宛若大自然中枯枝上之黃葉,最終於秋風中無聲無息的飄落,再次滋潤原生的大地並回歸於生命永不停歇的循環。…

讓人哭笑不得的就醫歷程

撰文者: 程子芸護理師 某院出院準備服務的護理師(以下簡稱出備)來電,詢問我們有沒有自費服務到府打營養針,嘿!自費服務我們很需要,不過對於營養針還是要心懷疑慮,因為太被濫用了,對很多臨終病人是有害的,我也不想當幫兇,所以難免要多問幾句。出備護理師說,因為個案被安寧團隊拒絕說「不符合安寧條件」(好熟悉的字眼)所以不能收案,不能進安寧病房也不能收居家安寧,因為個案有一條PICC導管(請見附圖)出院後要每天打營養針,家屬非常焦慮不知如何處理,所以只能找自費服務。 問到後來,個案是一位95歲的老奶奶,因為進食困難就醫,做了一大堆檢查,看到主動脈鈣化有些剝離(並未破裂)的現象,所以就說應該是這個原因,然後就打抗生素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