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人哭笑不得的就醫歷程

撰文者: 程子芸護理師 某院出院準備服務的護理師(以下簡稱出備)來電,詢問我們有沒有自費服務到府打營養針,嘿!自費服務我們很需要,不過對於營養針還是要心懷疑慮,因為太被濫用了,對很多臨終病人是有害的,我也不想當幫兇,所以難免要多問幾句。出備護理師說,因為個案被安寧團隊拒絕說「不符合安寧條件」(好熟悉的字眼)所以不能收案,不能進安寧病房也不能收居家安寧,因為個案有一條PICC導管(請見附圖)出院後要每天打營養針,家屬非常焦慮不知如何處理,所以只能找自費服務。 問到後來,個案是一位95歲的老奶奶,因為進食困難就醫,做了一大堆檢查,看到主動脈鈣化有些剝離(並未破裂)的現象,所以就說應該是這個原因,然後就打抗生素 (?)打營養針(?),又因為老人家血管不好打,每天戳血管很多針也不是辦法,最後就打了PICC導管,每天打一大包營養液。平時聽到進食困難被插鼻胃管灌食已經是常規操作,不過因為這樣插中心靜脈管要求每天打營養液,還真是第一次聽到。我說這個案是符合居家安寧收案的,我會將她收案服務,這樣可以減輕家屬負擔,出備護理師驚喜地說,真的嗎?我還以為是不符合安寧,其實他們本來就不想做積極處理不想開刀,想轉安寧病房但被拒絕,DNR也早就簽了,那我去跟家屬說明。 後來家屬來電,說到更多細節,奶奶其實因為報戶口錯誤,還要再多加兩三歲,應該已經97-98歲了,意識清楚在協助下也還能活動,近日因為體力衰退,進食量減少很多,所以家屬焦慮才把她帶去醫院,結果做了一大堆檢查,也找不出原因,現在更是出院後不知道該怎麼辦。我跟家屬分享長輩的正常衰退情形並舉自己外婆為例,而家屬並非不能接受長輩往生,只是看到長輩飲食量減少難免焦慮。問到關於PICC導管出院後的照顧,更是一問三不知,不知道照顧上的問題、可能的併發症以及發生問題時該怎麼辦?要如何接營養液每天在家中注射,更像是天方夜譚(家屬年紀也不輕了),我只能說,好,一下子也講不清楚,你先加我的LINE,等出院後我們去你家再慢慢跟你說。 到第二天還沒有等到家屬的LINE,有點不放心,就再打電話去問。結果家屬說抱歉,因為昨晚就急著出院了忙到現在。原來因為奶奶住院很生氣,每天在吵鬧要回家,但家屬礙於那根管子還沒有學會照顧技術,所以還沒辦法出院,結果剛跟我們聯絡完,當天晚上奶奶就發脾氣,說我要下床!這麼多管子讓我怎麼下床?然後…就一通動作刷刷把身上的管子通通拔掉了,家屬說她才轉個身,回頭一看一根好長的紅色管子,差點沒嚇昏,還好沒造成甚麼出血。(這算不算病人自主?) 醫院人員詢問要不要再重新插那根PICC管子,家屬此時趕快說不要,因為不想從此把奶奶都綁在床上,也因為聽我說到長期放管有很多照顧上的問題,於是就趕快出院回家了。奇妙的是,回家後,奶奶可以吃東西,可以喝水(只是分量不如以前多),甚至可以吞藥物都沒問題,只是在醫院中每天發脾氣,大概很累吧?回家後就一直睡覺休息。我還是請我的夥伴護理師看能安排時間去家中看看奶奶的情況,以讓家屬安心。 不過,走這一趟醫院,到底是在做甚麼?現在的醫院都無法接受老年人食慾減退的自然現象嗎?跟家屬好好解釋有很困難嗎? (本文轉自程子芸護理師在⌈臺灣在宅善終協會⌋臉書社團發布的文章,原出處為以下網址)